球王会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其中,我省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榜上有名,成功跻身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马关县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走进马关,一探究竟,一起学习其好经验和好做法。
马关县地处省东南部、文山州南部,国土面积2666平方公里,与越南2省4县接壤,国境线个国有林区球王会,林草覆盖率达55.54%,是镶嵌在中越边境线上的“绿色明珠”,享有“天然大氧吧”“古老植物天然避难所”“物种的基因库”“中国草果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布局服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服从生态环境、经济建设服从生态环境,聚焦“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命至上”融合发展,以“五全”促“五变”,推动马关大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筑牢了祖国西南边境生态屏障。
马关岩溶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7%,石漠化及潜在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66%,2011年被列为云南省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面对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困境,32万各族干部群众全员参与、不等不靠,采取“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治理模式,全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岩溶治理362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211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公益林保护70万亩、天然林45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00余件,农田有效灌溉程度增长14.92%。
如今的马关,已经成为喀斯特上的绿洲、生物多样性的天堂,保存着世界面积最大、最完整的1.3万余亩蚬木林,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40余种、重点保护植物40余种,相继发现新纪录物种21个、新发现物种12个。
马关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铟都”的美誉。曾经由于长期低水平的矿产开采,以及私挖乱采、偷采盗采行为泛滥,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马关县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两整一提高”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乱采滥挖、私挖盗采”等违法开采行为,整合矿产权86个、依法依规退出采矿企业34户、停封无序开采矿洞216个,治理尾矿库30个、涉重堆场35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至上,精准实施能耗“双控”,取缔“两高一低”企业8户,淘汰落后过剩产能17.9万吨,引进“采矿能力360万吨、日选矿能力13000吨”先进生产线,探索出复杂多金属矿绿色高效回收利用的新路子,提升马关发展的“含矿量”“含绿量”“含金量”。同时,以县域为单位整体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矿区复垦绿化等工程,累计复垦绿化面积达4000余亩,治理废土、废渣300余万立方,都龙矿区先后入选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如今的马关,“矿区”变“景区”,“矿山”变“青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一幅绿美的生态画卷正在边境线上徐徐铺开。
马关县境内有大小河流79条,其中出境河流3条。小白河出境河流曾经饱受污染,河道矿渣淤积最深处超过1米,河流水质曾一度降到Ⅳ类,最差时为Ⅴ类,汇入中越界河斋河后,被境外形象地起名为“黑河”。
面对严峻形势,马关县对境内河流实行全程管控,严格履行河(湖)长责任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加强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行业“三废”污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县内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建设美丽河湖,投资1.12亿元对大梁子河、小白河等河流进行系统治理,小白河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马鞍山水库、大丫口水库、马洒水库获评云南省美丽河湖球王会。
6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云南文山推动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为题点赞马关县龙树脚村,曾经“脏乱差”的村寨,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近年来,马关把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坚持“五级书记”齐抓、“五级干部”联动、“五级网格”共管,全域推进绿美县城、集镇、村庄等“十美”工程,实施千里绿道、万里花带和“一人十树”“一村万树”工程,建成绿道617公里、花带973公里、绿美公路376公里、绿美乡村1951个,打造绿美机关、小区、社区、街区106个。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一查红旗飘飘、二给花草浇浇、三来院坝扫扫、四用镜子照照、五把农活干好”的“晨起五件事”做法在全省推广,形成“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的工作经验,被列为云南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荣获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优秀县,被评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如今的马关,“脏乱差”变“靓净美”,“入马”即“入园”,随处可见绿地,时时绿意随行。
马关县坚持以产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生态化理念发展工业、品牌化理念发展服务业,走好“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生态优先”之路。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以锌、锡、铟为主的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全力打造全省铟产业聚集区和世界一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矿业已成为支撑产业,年均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发展好以砂仁、草果等中药材为主的“一县一业”产业,采取“科技+样板+加工+销售”模式,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年均实现产值超过32亿元。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红果参、万寿菊、油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万亩红果参、两万亩菊花、十万亩油菜花”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红果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年均实现产值超过5亿元。鼓励发展以户为主的“庭院+”经济模式,打造一批“兰花庭院”“中药材庭院”“多肉庭院”“盆景庭院”,实现群众创收1亿元以上。全力探索“旅游+”发展模式,建成7个3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千米悬崖村、百年马洒村等一批最美乡愁旅游带、最美边境旅游带、最美乡村振兴示范带球王会。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35亿元,同比增长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111元、14250元球王会,同比分别增长3.2%、7.4%,分别是2012年的2.1倍、3倍,实现翻番目标。
如今的马关,绿色产业变为富民的金色产业球王会,绿水青山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