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会习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升华,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文化理论,生动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中国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重要法宝,也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求。习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价值指针。
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习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高质量文化作品、高水平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文化发展,必须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文化形式、文化载体、文化活动创新,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建设要从人民生活中汲取养分。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扎根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丰厚养分。习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球王会、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球王会。”文艺创作生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反映人民心声、体察人民情感、表达人民愿望,把目光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主角,在作品中记录人民群众的生活故事与内心诉求,展现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的精神面貌。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聚焦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扎实开展学术研究。
文化建设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成果。人民是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习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价值标准与艺术标准结合起来,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旗帜鲜明地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力求深入人心、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使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收获人民群众的口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论文发表的数量,不能满足于小圈子内的孤芳自赏,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多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研究成果,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努力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文化建设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指出:“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做到“身入”“心入”“情入”,真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习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球王会,推动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指出,“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带来精神世界的丰盈,才能创造属于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科学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与时代发展的方向,为全体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思想武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全体人民的奋斗精神;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致力于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理论基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习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其中所蕴含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凝聚起全体人民关于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推动文明进步的价值共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凝聚起全体人民关于推动社会发展、进行社会建设、开展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凝聚起全体人民关于树立正确价值标准、作出正确价值判断、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价值共识。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球王会、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其在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价值引领、价值导向功能。
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全体人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要引导人们立志报效祖国,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追求和践行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球王会,在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在习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磅礴发展、繁荣兴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更加充分有力。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必须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问题。习强调:“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对此,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丰富。截至2023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有1893个,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文化馆3508个,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解决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好不好”的问题。习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相继实施。2015年出台的《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坚持重心下移,把各种文艺惠民措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行菜单式服务,以实效为标准,提升质量和水平。”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些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为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催生文化新业态、激发文化新动能,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文旅新需要拓展文旅体验场景、应用场域、发展模式,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文旅服务,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广大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微观主体,要始终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