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2-12-22 22:18:23

  10月12日上午,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四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今天,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四场发布会,也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

  省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翔;

  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忻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忻州区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峰;

  请他们介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翔: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情况。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站在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去年12月29日,随着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及太原、忻州两市运营中心的揭牌成立,标志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吹响了“冲锋号”、按下了“快进键”。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太忻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太原、忻州两市和12个县(市、区),以及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推动下,聚焦规划编制、政策创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省委“强势起步、迅速开局”的要求。

  九个多月来,我们完善顶层设计,规划体系基本成型。以《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统领,加快构建“三级三类”规划体系。截至目前,省级层面印发了《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空间战略规划》《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以及产业转移、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旅康养等18个分领域实施方案。市级层面太原市印发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大盂产业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了太原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忻州市印发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了空间发展规划、启动区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县级层面全部编制了发展规划,“1+3+N”规划体系基本成型。

  九个多月来,我们加强政策创设,一体化措施陆续出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明确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区域发展布局视野。研究起草《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出台了多项公共服务一体化便民措施,7月4日开通“太忻号”城际动车,取消太原忻州两市异地就医备案,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N”应用服务,实施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改造,率先实现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全程网办,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开通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营业执照办理业务,率先建立项目前期研判策划、“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服务新模式。

  九个多月来,我们抢抓重大机遇,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建立年度重点工程项目清单,全力推动项目建设。2022年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682个,总投资9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6亿元,截至9月底,开复工率达到75%。

  3月28日,举办首批18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掀起开局之年项目建设热潮。9月5日,举办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推进会,其中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签约97个项目、开工100个项目、投产53个项目。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2023年—2025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559个,总投资1.4万亿元。

  今年1月—8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基础设施投资159.9亿元,同比增长75.6%,增速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7.2%,高于全省29.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方面,太忻大道全线通车,集大原铁路完成投资17.56亿元,滹沱河供水工程、西龙池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探洞)项目开工,雄忻高铁于10月1日正式开工,其他各项重点工程均进展顺利。

  九个多月来,我们谋划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聚链成群。围绕“招什么”,在打造七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区域内755户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提出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围绕“落哪里”,在“一核双轴多组团”空间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明确“2+5+N”产业承载空间。围绕“怎么招”,组织可承接项目土地现状梳理,推动加快标准地、标准化厂房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硬件支撑。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国科控股、海峡两岸(太原)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力争尽快落地开工。太原市集全市之力建设大盂产业新城,目前已完成道路交通、中央绿轴、公共配套、标准化厂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具备招商项目落地条件。忻州市高质量打造秀容新城,目前已完成规划阶段任务,建成后将与大盂产业新城形成南北呼应之势。重点打造太忻数据流量谷,已有50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注册。

  九个多月来,我们建立高效机制,要素保障不断强化。机制创设方面,高起点建立定期会商、重点工程项目协调调度、规划协调落实、经济指标调度通报、目标任务考核评价等5个工作机制。要素支撑方面,常态化开展“要素保障服务月”活动,有效解决项目涉及的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问题,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开工。金融支持方面,举办项目融资推介暨签约活动,推动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太忻发展。出台金融服务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措施,强化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高效对接。会同国开行、农发行抢抓政策机遇期,用足用好国家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集大原、雄忻高铁等71个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债资金123亿元。企业对接方面,专题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建立省属企业同县区常态化对接机制,目前省属企业在建及谋划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447亿元。建立常态化对接民营企业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太忻。招商推介方面,赴南京、广州参加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重点产业对接会,推介太忻优势和特色,吸引企业投资。举办太忻科技发展论坛、晋阳湖峰会“数字太忻”论坛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太忻品牌影响力。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同步推进“两个转型”暨促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大会精神,按照产业转型“六个持续”和数字转型“四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政策、强化项目支撑、创优发展环境、提升能力本领,努力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成为我省数字经济的“场景地标”、数实融合的示范标杆和“两个转型”的先行区。

  奋进正当时,砥砺再扬帆。我们将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踔厉奋发、全力以赴的奋进姿态,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太忻贡献。谢谢大家!

  谢谢记者的提问。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我们在顶层设计上构建了“1+3+N”规划政策体系。具体如下:

  “1”是指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12月31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根据《指导意见》,4月19日,省太忻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了2022年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事项举措和重大政策机制共计36项任务,推动《指导意见》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

  “3”是指“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即建立起覆盖省、市、县(市、区)三级,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截至9月底,“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按照程序陆续印发。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六个一体化”,谋划了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城乡建设、生态治理、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六项重要任务。二是同步推进“两个转型”,把数字转型摆到与产业转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作用。三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先导,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提质升级,谋划提出了打造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四是强化要素政策创设联动,统筹建立产业协同、要素流动、利益共享等方面一体化体制机制,谋划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等具体举措。

  “N”是指专项配套的政策措施,包括省太忻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印发的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新材料、综合交通网、生态环境、医保社保便民公共服务等9个分领域专项实施方案,以及省检察院、省文旅厅、省金融办、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省通信管理局等14个部门印发的专项工作方案。

  目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已初步构建起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科学管用的规划政策体系。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形成了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合力。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产业创新协作耦合,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新型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聚焦七大产业集群,进一步细化延伸出特殊钢、铝镁合金、合成生物、碳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起重机、煤机装备、法兰锻造等8条具有发展基础的优势特色产业链,以及大数据、半导体、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可降解塑料、节能环保等6条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链,构建“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配套,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有效支撑的产业生态。

  其次,协同构建“2+5+N”产业承载体系。一是加快推进两大新城建设。坚持把大盂产业新城和秀容新城建设作为重要引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先进要素集聚、产城联动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五大省级工业开发区发展能级。支持中北高新区、忻州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原平经开区、定襄经开区、繁峙经开区提质升级,推动古交、代县开发区的设立。坚持“一园一特色”差异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腾笼换鸟。三是持续打造N个产业承载板块。立足各县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转移承接重点,提高阳曲转型产业园板块、尖草坪向阳板块、尖草坪上兰板块、万柏林东社板块、杏花岭丈子头板块、迎泽马庄板块、代县工业园区、定襄庄力园区、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等承载能力。

  最后,按照近期省委召开的全省同步推进“两个转型”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大会精神,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具体举措,努力打造全省“两个转型”的先行区。谢谢!

  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忻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忻州区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峰:

  谢谢记者的提问。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重点聚焦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生态保护和重大民生等领域,谋划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各大项目进展顺利。

  一是健全机制推项目。建立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年度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对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跟进。2022年亿元以上重大工程项目共计682个,总投资9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工程383个,总投资6266亿元;产业类项目299个,总投资3460亿元。“太忻号”城际动车顺利开通,太忻大道建成通车,雄忻高铁10月1日已经开工,集大原铁路、108国道改造等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深圳惠科、海峡两岸(太原)产业园、源翰蓝宝石二期、同德科创PBAT新材料、数字五台山智慧景区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类项目加速落地。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太忻数据流量谷。忻州作为太忻数据流量谷建设的主阵地,确定了“1433”工作思路,即:“一区一谷一平台、四化建设方案、三大维度任务、三百目标”,出台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启动编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数字经济产业核心赛道。目前,已登记注册企业50余家,入驻企业24家,涉及文旅、康养、装备制造、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同时,在秀容新城规划用地2000亩,下一步将打造集总部基地、科研中心、数字经济会客厅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二是强化保障落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重点围绕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方面,加强各级部门协同联动,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举办项目融资推介暨签约仪式,推动金融机构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设立网点,多家银行成立太忻专班。组织召开国开行、农发行政策解读暨太忻项目专题对接会。与中铁、中铁建、中建、中交建等10余家央企对接,广泛吸引战略投资者。6月20日至7月31日,我们联合太原、忻州两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服务月”活动,构建起“点对点”“面对面”“直通车”下沉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和问题解决,确保各类问题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持续掀起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项目建设热潮。

  三是搭建平台引项目。搭建项目对接平台。举办省属企业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项目对接会,建立省属企业同县区常态化对接机制。组织开展可承接项目土地现状梳理,对各产业板块摸家底,加快打造标准地,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推动相关研究中心落户大盂产业新城。组织开展“台商台青走晋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专场推介会现场签约活动,签约1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6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谢谢!

  请简要介绍一下,在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忻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忻州区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峰:

  谢谢记者的提问。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我们积极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住建、水利、文物等部门,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工作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强化顶层设计,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1+3+N”政策体系制定全过程。加快构建以恒山—云中山、五台山—系舟山为屏障,以滹沱河、牧马河、清水河和汾河为廊道的“两屏四廊多区块”的区域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筑牢京津冀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切实保护好“华北水塔”。

  二是坚持疏堵结合,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制定出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正面清单(试行)》,从严准入、优布局、控污染、防风险和促低碳等5个方面提出了52条措施,支持和鼓励符合区域及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双碳”目标、能耗“双控”、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等政策要求的项目落地太忻。另一方面制定出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保护清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内需要重点保护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两类资源,为重要资源环境保护定规立矩。同时,提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更严格的产业准入、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大力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等五项保护措施。

  三是坚持共建共治,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制定出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实施方案》,推动形成“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区域示范。力争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较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制定出台支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政策措施“30条”。支持有关生态环境类试点示范改革举措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集中落地、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建立区域污染物总量统一调配机制,打破以市县为调控单元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模式,在满足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排污权指标跨区域交易。探索建立大气、水等环境要素多元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率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和实践模式。谢谢!

  请简要介绍一下,在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的过程中,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采取了哪些举措?

  谢谢记者的提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必答题,从破题布局、解题落子、答题交卷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和创新策源地。

  一是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破题布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密集,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拥有相对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截至2021年底,区域内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247家,占全省的18.4%;高新技术企业657家,占全省的18.5%;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14家,占全省的24.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占全省的71.4%;省重点实验室52个,占全省的44.4%;拥有中试基地3个,占全省的60%。立足这一比较优势,我们提出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科创平台集群、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创成果转化、大力引育创新人才等五方面的重要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区域内高水平创新平台达到100个,研发机构达到1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50家、高科技领军企业达到20家;人才团队达到200个。

  二是牵住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牛鼻子”,解题落子。一方面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突破,力争“抢跑”,聚焦特殊钢、铝镁合金等8个优势产业,重点突破薄规格超级双相不锈钢板材制备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半导体、信创与大数据等6个新兴产业,重点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点精准点穴,着力建设一批开放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承接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试)业务,构建“研发孵化在京津冀+中试及产业化在太忻”的产业合作新模式。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合作共建创新联盟、产业基金投资、中试及产业化于一体的国科(山西)新材料创新基地,该项目有望成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在全国布局的第三家新材料创新基地,项目落地后,将对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发挥关键作用。

  三是紧盯科技创新全要素保障,答题交卷。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进一步发力。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生物科技、信息科学、智能智造等重点领域,争取大科学装置落地太忻;加快建设太原第一实验室,培育建设半导体光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北高新区与忻州经开区合作设立太忻半导体产业学院、忻州市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杂粮研究院。在创新主体培育上进一步发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投、风投、人才基金作用,建设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重点打造太忻科创驱动中心、太忻双碳产业园、中北高新区研发孵化区、忻州“智创城”等,吸引企业入驻。在创新人才引育上进一步发力,实施“太忻人才行动计划”,在创新激励、创业孵化、人才公寓、股权激励、贡献奖励等方面精准支持。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大盂产业新城。大盂产业新城规划总用地76.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规划范围2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6平方公里。新城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四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产业发展配套的科技成果转化、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4+3”产业布局。经过太原市6个多月的紧张建设,目前新城道路交通、中央绿轴、公共配套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工,深圳惠科等一批龙头企业投资百亿的产业项目落地开工,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示范作用凸现,引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航。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从成立伊始,就将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我们主要推出了10项便民实事:

  一是开通“太忻号”城际动车。从7月4日首发以来,上座率持续攀升,截至9月底,共运行494列,运送旅客22.4万人次,太原、忻州两市实现动车开行“公交化”。

  二是率先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截至9月底,太原、忻州两市共开通省内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共计1883家。取消异地就医备案以来,两市居民共有8790人次享受直接结算服务的便利。

  三是加快第三代社会保障卡补换卡,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N”应用服务。2022年7月至9月,共新发和补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17万张。从10月份开始,区域内居民将逐步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惠民惠农相关补贴,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减轻群众用卡负担。

  四是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目前,已确定施工单位,正在进行刷卡机具和系统升级改造,年底前将实现阳曲、原平、繁峙、定襄、五台、代县等剩余6个县(市)与全国34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五是打造“一卡在手、畅游太忻”文旅新体验。升级推出“太忻文旅年卡”,目前正在部署基础平台,同步与五台山、文庙等一批A级景区以及文娱场所洽谈签约,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

  六是推动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率先实现全程网办。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9月14日起,实现五市异地同策、全程网办。

  七是深化拓展“全代办”服务。全面建立项目前期研判策划、“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服务新模式和联动审批机制。

  八是开通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营业执照办理业务。太原、忻州两市及12个县(市、区)完成系统改造、业务流程优化等工作,在7月15日两市同步颁发首张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的营业执照,企业融入京津冀、对接雄安新区有了新名片。

  九是协同推进两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互认采信。将太原市已发布的14项地方标准和忻州市已发布的31项地方标准共性领域,实现互认。建立标准化协同机制,对两市后续共性地方标准互认采信。

  十是开展“法律服务进太忻”活动。组建太忻高端法律服务团,开展太忻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召开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问诊把脉,为强势起步保驾护航。谢谢!

  非常感谢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四位负责同志出席“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